close


前陣子在Siki家看到這篇-來自蒙古的禮物,心中又升起一股好久之前曾經有過的想法,雖然我們家已經有認養一個菲律賓的小男孩了,但是我還是想要認養一個歐洲的小女孩,或許你要問,為什麼是歐洲的小女孩呢?嗯,讓我想想看,我想是因為,我喜歡歐洲,而且也喜歡小女孩吧…Orz

當然啦,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,我總是認為,在那種戰亂飢荒的艱苦環境裡,女孩生存的機會遠比男生要低,包括先天的不公平(體能)、也包括後天的不公平(重男輕女、性別歧視),就算順利存活下來,男生最多去做苦力,但是女生卻可能被逼迫去當雛妓,這是我不能接受的。

進入世界展望會的網址,他們在歐洲提供認養兒童的據點,有羅馬尼亞和波士尼亞。對羅馬尼亞,我的印象是奧運場上那些很厲害的體操選手;而波士尼亞和我嚮往的克羅埃西亞都是原屬南斯拉夫聯邦的一員,西元1990年南斯拉夫解體,各共和國紛紛獨立,但是波士尼亞因為種族和宗教問題複雜,爆發內戰,後來由美國出面調停,結束內戰,現在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派駐維和部隊以防止衝突再起。戰後雖然經濟情況稍微好轉,但是失業率仍高,目前仍接受國際社會大量的人道援助。

基於以上各種原因,我決定這次認養時要指定歐洲波士尼亞的小女孩,在世界展望會網站下載了申請表格,填寫完畢傳真過去,再經過電話確認,就完成了手續。過了一兩個星期,就在上星期颱風天,我收到了配對通知,我認養的是七歲半的Matea,為了保障她的隱私,我就不把詳細資料公開了。

想想看,一個月只要700元,只要少吃一頓大餐,或是少買一件衣服,不然就是少看兩場電影、少唱兩次KTV,減少一點這些對我們來說可有可無的娛樂,就能讓那些孩子們獲得一個月的溫飽,或是快快樂樂的上學,何樂而不為呢?

其實我本來認為我應該把自身有限的資源,貢獻在這塊我生長的土地上,認養台灣的孩童,可是這種一對一長期捐助的活動,我也不太清楚受助人會不會有我的資料,為了維持我一貫低調的個性,所以我選擇認養國外兒童,但是仍然維持以往不定期單筆捐助國內公益團體,這樣我想應該就能兼顧了。

台灣世界展望會的網址在這裡,他們有很多持續性的公益活動,大家可以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來參加,「投資豐盛生命工程」和「助學」,都是幫助台灣貧苦兒童的活動。還有他們最近的「HOPE計劃-關懷愛滋遺孤」活動,邀請志玲姐姐擔任代言義工,親自深入非洲史瓦濟蘭,把來自台灣的愛心帶給他們,讓這些孩子重新擁抱生命的希望,以上各項活動都希望大家踴躍參與。

如果看到現在,這些活動都不符合你的意願,那我在此提供幾個我曾經捐助過的公益團體網頁,或許你可以找到你心目中適合捐助的對象,謝謝你的善心,希望台灣,希望世界,都能變得更美好。

聖心教養院

羅慧夫顱顏基金會

花蓮基督教門諾會醫院

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imonlan 的頭像
    simonlan

    Simon Lan的挪威旅攝(Pixnet分站)

    simon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3) 人氣()